根據信息產業部提供的數據,2016年我國清洗市場總額將超過3000億元,其中工業清洗劑占有其中50%,即使細分到去油污清洗,也有著大概300億元
的市場規模。隨著環保意識和節能要求不斷提高,工業清洗已經開始向綠色、環保、多功能方向發展,但是由于行業內部過于分散,大大小小企業多達數千家,導致
環保工業清洗劑的發展是十分緩慢,使用率、覆蓋率低位增長,依然有著許多問題等待著去解決,目前主要體現在一下四個方面:
第一、沒有準入門檻;由于工業清洗劑市場巨大,再加上國內工業清洗存在多頭管理、監管不力的現象,導致了大量含磷、苯環、三氯乙烯的清洗劑出現在市場,其低廉的價格嚴重影響了環保工業清洗劑廠家的發展,一些廠家甚至因此經營困難。
第二、品牌企業較少;因為沒有嚴格準入門檻,工業清洗劑行業中出現了大量運作不規范的小作坊,這些廠家占到60—70%,這些企業中有很大一批并不具備清洗技術,甚至是通過盜用他人技術專利或大批量生產傳統工業清洗劑,通過低價格與其他企業進行惡性競爭。
第三、沒有統一的標準;目前國內工業清洗企業能夠統一參照執行的標準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化工部所頒布的,已經遠遠不能時代的要求。
第四、環保清洗劑技術等待開發;雖然新型環保、無污染、低成本的“綠色”清洗技術已成為行業內必然的發展趨勢,但是過高的生產成本和研發成本依然給了那些傳統工業清洗劑廠家可趁之機,降低成本成為了發展環保清洗劑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