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領域污染治理催生千億產業
環保部正在加快制定“十三五”規劃,規劃將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大氣、水、土三大
環境戰役將推進實施。按照計劃,該規劃有望在今年3月上報國務院。
這意味著未來5年環保的發展方向和投資重點將上升至國家戰略角度,成為政府重點
投資領域。事實上,未來環保產業年增速將超20%,行業蛋糕有望升值至17萬億元。這亦
為中國環保企業的發展帶來無限美景與挑戰。
2月4日,環保部向媒體通報,2015年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呈轉好趨勢,全國338個
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76.7%,7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占21.6%。但京津冀區
域環境空氣PM2.5濃度仍超標較重。
近年來,我國在保護和治理環境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去年全國兩會上,國務
院總理李克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在治理霧霾等環境污染方面“取得的成效和人們的
期待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大氣污染和環境空氣質量問題根源在于能源利用過程中污染物排放量的控制。現階
段大環境治理力度面臨諸多考驗。”北京恒通綠建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波認為,根
據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和全球綠色低碳發展趨勢,未來向低碳能源轉型和溫室氣體減排
已是大勢所趨。
“‘十二五’以來,我國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公共財政的節能環保支出
從2011年的2641億元增至2014年的3816億元。。
由此可見,在環保行業大前景下的企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與挑戰。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與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徐華清認為,碳排放涉及經濟、政策、
就業等多個方面,短時間內無法獲得有效解決,所以在室外環境惡劣時,室內空氣的健康
就尤為重要,他覺得節能加環保,完全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支柱產業。
“與國外節能建筑相比,建筑節能相當大的比重來自室內通風、采暖、空調的節能,
這就要求室內空氣環境改善必須完全遵循當今社會追求的低碳、節能、環保、生態理念,
綜合解決室內的空氣品質及溫濕度問題,同時利用物聯網技術可遠程操控,給用戶帶來健
康、舒適、節能的居家環境,但要達到這樣的綜合效果,這一切的核心仍然是技術。”
環保業亟待技術升級
近年來,我國環境治理力度在全球前所未有,主要污染物減排成效明顯,部分地區環
境質量有所改善。但這種改善的速度、幅度與公眾預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距離質量標準
要求、國際先進水平還有相當差距。
“科技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只有掌握關鍵領先技術,才能更好地搶占市
場先機,樹立行業地位。”
中國有130億平方的建筑,每年新增20億平方米。目前99%是不節能的。中國二氧化碳的
排放量24%來自于建筑住宅,而且每年以2%的速度遞增。
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據國家權威部門數字統計,2020年中國向世界承諾的碳減排
任務將有45%從節能住宅中產生。
北京恒通綠建的國安瑞室內生態環境較常規空調節能30%以上。“被動樓”與普通節
能建筑相比可有效降低能耗90%。這類環保技術,以后要大范圍推向社會,讓更多的居民
受益,才能體現這類節能環保、生態綠色技術的價值。
國安瑞室內生態環境系統的核心技術在于分戶式及遠程操控,在行業里具有領先優勢
。技術節能方面:應用直流無刷變頻風機技術及變頻壓縮機技術,提高綜合能率;夏季采
用17℃高溫冷水降溫、冬季采用35℃低溫熱水供暖,機組效率更高。行為節能方面:按戶
計量、分室調溫、自動控制、遠程操控一鍵啟動離家模式,杜絕設備空轉帶來的能源消耗
。企業大力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與著名大學及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共獲得各種
新產品領域專利、軟件著作權幾十余項,具有自主創新能力。